跳到主要內容區

王鏡玲 老師_基本介紹

教師基本介紹 _王鏡玲 老師
研究論文產出_王鏡玲 老師
專業經歷&著作_王鏡玲 老師

研究論文產出_王鏡玲 老師

學術論文

  1. 《臺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--以艾良德(MirceaEliade)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》    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    1991.06
  2. 《Reinhold Niebuhr and Sigmund Freud: On Religion》    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(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Divinity School)碩士論文    1993.05
  3. 《Essays Concerning Religion and Culture》        1994.04
  4. 〈美國百年來心理學與宗教研究發展〉譯作    《當代雜誌》九十八期,頁134-145    1994.06
  5. 〈台灣廟宇建構模式的描述〉    《台灣風物》四十四卷第三期    1994.09
  6. 〈艾良德(MirceaEliade)的神聖觀與台灣廟宇上樑儀式現象〉    發表於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「宗教學術研討會」    1994.10.01
  7. 〈論艾良德(MirceaEliade)的神聖觀〉    發表於佛光大學籌備處主辦第一屆「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」。收錄於《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》第二冊《當代宗教理論的省思》    1996.1.26-1.28
  8. 〈對艾良德聖顯與時間的詮釋〉    發表於第一屆「宗教與佛學論文研討會」    1997.06.21-22
  9. 〈聖本篤修院靈修札記〉    《台灣教會公報》第2398期    1998.02.15
  10. 〈論艾良德(MirceaEliade)對「中心」象徵系統的闡釋〉    發表於淡水管理學院「人文、社會、跨世紀」人文學部學術研討會    1999.06.05
  11. 〈艾良德‧時間‧他者〉    發表於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八學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    2000.05
  12. 〈神聖的顯現:重構艾良德(MirceaEliade)宗教學方法論〉    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。  ※獲台灣哲學學會2000年傑出哲學博士論文獎—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    2000.06
  13. 〈艾良德宗教學研究的視域邊界〉    發表於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二期    2000.12
  14. 〈艾良德的顯聖與宗教象徵系統〉    發表於《哲學與文化月刊》第廿七卷第十二期    2000.12
  15. 〈在百科全書式的旅途中漫步:一種閱讀MirceaEliade的方式〉    刊登於MirceaEliade著作《聖與俗》後序,頁285-315台北:桂冠出版社    2001.01
  16. 〈洪通作品的儀式藍圖:神聖象徵的意義初探〉    發表於「宗教神聖性:現象與詮釋」學術研討會    2001.06.01
  17. “The Symbolism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”    發表於亞洲天主教哲學家會議(Asian Association of Catholic Philosophers’ Conference) 日本東京    2002.08.22
  18. 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「一神」信仰現象初探〉    發表於「回顧與前瞻:基督宗教與台灣文化」學術研討會(2002.11.16),後登載於真理大學《人文學報》2003年創刊號    2003
  19. 〈形可形,非常形—黃進河視覺美學初探〉    發表於清華大學「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」(2003.09.28)刊登於《當代藝家之言》2004秋分號,頁76-86    2003.09.28
  20. “A Renaissance of Religious Symbolism? --Huang Chin-hos Visual Art in 21st Century Taiwan”    發表於日本東京「第19屆國際宗教史學會世界大會」(The 19th World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)    2005.03.30
  21. “A Renaissance of Religious Symbolism? --Huang Chin-ho’s Visual Art in 21st Century Taiwan”    真理大學《人文學報》2006年,第四期,頁319-331    2006
  22. 〈窮神變、測幽冥—黃進河《寶島系列》的視覺美學〉    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年會研討會(2006.06) 《現代美術》第127期(2006.08)    2006.08
  23. 〈請進,歐丁之夢〉—評歐丁劇場《安徒生之夢》    《劇場事》第三期,頁44-48    2006
  24. 〈跨界游離—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〉    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》第五期,頁31-54    2007.04
  25. 〈現象與田野—未完成的宗教學學徒告白〉    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年會研討會    2007.07
  26. 〈美學變貌的未竟之志?--蘭陽舞蹈團《聽花人》〉    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》第七期,頁1-25    2009.04
  27. 〈真正的吳天章,就是吳天章?--試窺吳天章的視覺意象〉    現代美術》第136期頁30-51收錄到台北市立美術館主編《旗艦巡航--台灣當代藝術選粹(二)》併譯為英文(2008.11)頁130-164。    2008.02
  28. 〈慶典現象與宗教想像—以中元普度作為思考的連結點〉    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「想像與自然」國際學術研討會    2008.11.28-29
  29. 〈美學變貌的未竟之志?--蘭陽舞蹈團《聽花人》〉    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》第七期,    2009.04
  30. 〈淺談祖先牌位與現代女性〉    「兩岸宗教儀式與地方社會」學術研討會    2009.05.08-09
  31. 〈非緩之緩,非空之空—無垢舞蹈劇場的美學身影〉     無垢舞蹈劇場,《十年一《觀》》(國立中正文化中心,2010年),完整版刊登於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》第十期,頁1-17    2011.04

 

期刊論文

  1. 1. 救度靈界--海邊普化儀式的現象描述 王鏡玲 輔仁宗教研究 15:2=30 2015.03[民104.03] 頁25-62 
  2. 2. 神聖的顯現--母神、家族象徵、靈界 王鏡玲 哲學與文化 41:10=485 2014.10[民103.10] 頁33-57 摘要 國圖館藏目錄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電子期刊聯合目錄  延伸查詢  
  3. 3. 宗教學的思路啟蒙 王鏡玲 輔仁宗教研究 14:2=28 2014.03[民103.03] 頁1-30 摘要 國圖館藏目錄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電子期刊聯合目錄  PDF全文 延伸查詢  
  4. 4. 「肉身空間」的顯現--淡水龍山寺普渡祭儀初探 王鏡玲 輔仁宗教研究 13:2=26 2013.03[民102.03] 頁25-61 摘要 國圖館藏目錄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電子期刊聯合目錄  
  5. 〈看哪!靈魂起舞了!無垢舞蹈劇場的《花神祭》〉    《文化研究月報39期》    2004.07
  6. 宗教學的思路啟蒙 《輔仁宗教研究 14:2=28》2014.03[民103.03]
  7. 神聖的顯現--母神、家族象徵、靈界 《哲學與文化41:10》2014.10[民103.10] 頁33-57
  8. 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─「天山老母」女乩現象研究《臺灣宗教研究》14卷2期(2015.12)
  9. 《分別為聖--長老教會‧普渡‧通靈象徵》(台北:前衛出版社,2016.07)包括以下曾發表的系列相關宗教現象研究文章:
    • 第二章:「神聖」的轉化----長老教會在台灣的「本土化」,曾發表在《臺灣宗教研究》(第15卷第1期)(2016.06)
    • 第三章:菜市場裡的靈光--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,改寫自〈「肉身空間」的顯現--淡水龍山寺普渡祭儀初探〉曾發表在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26期(2013.03)頁25-61。
    • 第四章:能量的戰場—海邊「普化」儀式探討,曾發表在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30期(2015.03)頁25-62。
    • 第五章: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-「天山老母」女乩現象。改寫自以下三篇文章:〈神聖的顯現--母神、家族象徵、靈界〉《哲學與文化》第41卷第10期(2014.10),頁33-57。
  10. 〈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─「天山老母」女乩現象研究〉《臺灣宗教研究》14卷2期(2015.12),頁65-93。
  11. 〈通靈展演現象--以「天山老母」進香會靈儀式為例〉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2016.03第14卷第3期,頁67-98。
  12. 〈「肉身空間」的顯現--淡水龍山寺普渡祭儀初探〉,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26期(2013.03)頁25-61
  13. 〈宗教學的思路啟蒙〉 王鏡玲 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28期(2014.03), 頁1-30
  14. 〈神聖的顯現--母神、家族象徵、靈界〉《哲學與文化》第41卷第10期(2014.10),頁33-57。
  15. 〈救度靈界--海邊普化儀式的現象描述〉《輔仁宗教研究》第30期(2015.03)頁25-62。
  16. 〈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─「天山老母」女乩現象研究〉《臺灣宗教研究》第14卷2期(2015.12), 頁65-93。
  17. 〈通靈展演現象--以「天山老母」進香會靈儀式為例〉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(2016.03)第14卷第3期,頁67-98。
  18. 〈「神聖」的轉化----長老教會在台灣的「本土化」〉,《臺灣宗教研究》(第15卷第1期) (2016.06),頁79-120
  19. 釘根與野性--鄭建昌的視覺美學 王鏡玲 藝術家 522 2018.11[民107.11] 頁334-337
  20. 〈釘根與野性--鄭建昌的視覺美學〉,《非池中藝術網》(2018 .11.05)-https://artemperor.tw/myfeed/762
  21. 王鏡玲,身體展演與靈性療癒:臺灣民間信仰「通靈」現象探討,《藝術觀點》,81 2020.04[民109.04] 頁21-28 
  22. 敬虔與遊戲--阮昭明與屏東林邊水鄉的生命靈修,王鏡玲 《華人宗教研究》20 ( 2022.07) ,頁79-122
  23. 神聖顯現的跨文化探索:一種閱讀伊利亞德(Mircea Eliade)的方式,伊利亞德(Mircea Eliade),《神聖的顯現:比較宗教、聖俗辯證與人類永恆的企盼》導讀(台北:心靈工坊,2022),頁24-35。


 

瀏覽數: